欢迎您访问江苏教师资格网! 本站为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民间交流网站,教师资格证信息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或当地教育局所示为准!
在线咨询
公众号
交流群
考生交流
合作联系
在线做题
短信提醒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获取验证码

特别提醒:

1.提醒为短信模式,请填写本人正确的手机号码

2.确认预约后,会有专门的客服确认您预约的项 目,请保持通讯畅通

3.如有任何问题,请致电客服热线:
0512-6731163 或点击网站首页的在线咨询

2022年江苏教师资格证笔试试题11.14期

时间:
2022-11-14 15:19:19
作者:
徐老师
阅读:
来源:
江苏教师资格证
  江苏教师资格证报名为了帮助大家能够更好的通过江苏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22年江苏教师资格证笔试试题11.14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江苏教师资格公众号

  科目一(1-3)

  1.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
  1.【答案】C。解析: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战役是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和208年的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役,该战役后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孙刘联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发生于东晋与前秦之间,巨鹿之战发生于秦末,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17世纪西方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中,一些国家纷纷建立“东印度公司”,其中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最为人熟知。下列国家中,也建立过“东印度公司”的是( )。

  A.德国

  B.荷兰

  C.西班牙

  D.葡萄牙
  2.【答案】B。解析: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欧洲各国纷纷在东方建立商贸公司,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以荷兰和英国先后建立的东印度公司最有代表性。

  3.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孙中山
  3.【答案】A。解析: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赞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选A。

  科目二(4-10)

  4.“再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

  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

  4.【答案】B。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的认识世

  界;

  (2)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

  (3)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题干中提及到了学生能在一小时内就学会二项式定理,体现了简捷性。

  5.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里强调教学应该重视( )。

  A.传授知识

  B.发展能力

  C.培养个性

  D.形成品德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规律的应用。教学过程要遵循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题干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强调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直接知识,还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本题选B。

  A选项,传授知识属于“授人以鱼”,与题干侧重点不符。

  C选项,培养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之一,与题干中教学规律不符。

  D选项,形成品德属于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并不是题干中描述的“能力”。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因此本题选B。

  6.王军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守则》,上课不再迟到。可是冬天一冷,王军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对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 )。

  A.道德认识水平

  B.道德情感水平

  C.道德意志水平

  D.道德行为水平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品德的心理结构的应用。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基本心理成分。其中,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题干中王军决心上课不再迟到,可是冬天一冷就再次迟到,表明其恒心不足,说明其道德意志的缺失,所以对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道德意志水平,因此本题选C。

  A选项,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B选项,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D选项,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因此本题选C。

  7.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把儿童品德的发展划分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和公正阶段。公正阶段(10—12岁)的儿童认为公正的奖惩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公正阶段的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不是依据单纯的、僵化的规则,而是考虑到他人的具体情况,出于同情和关心。题干中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处于公正阶段。

  A项,自我中心阶段(2—5岁),该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皮亚杰认为儿童在5岁以前还是“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B项,权威阶段(5—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而不会考虑行为的动机。

  C项,可逆性阶段(8—10岁),自律道德的开始阶段,开始按照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道德是可以修改的,即不单纯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要求平等。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D。

  8.李老师经常强调自己对学生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不教授学习的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学生中有许多推卸责任、寻找替罪羊、容易激怒的行为,师生关系冷漠,教学效果较差。由此推测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倾向于( )师生关系。

  A.专制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友好型

  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选项A,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教室内采取专制的作风,并担负全部的责任,计划班级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习的情境,指导学习的方法,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没有自由,只是听从教师的命令,对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

  选项B,放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在教学中,以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为主的教师采取放任的作风,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要他们学习自己所高兴的东西。教师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也不指示学习的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

  选项C,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教室内以民主的方式教学,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设立目标,指引学生对照着目标进行学习。

  选项D,友好型,干扰项。

  题干中,老师对学生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符合放任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9.某班不久前更换的语文老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该班的第一堂课讲得不太好,此后该班学生在上这位老师的课时,都认为老师讲得不好,尽管一段时间下来这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种现象称为( )。

  A.社会刻板印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印象形成效应。印象形成是指个体在有限信息的基础上,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属性作出判断或对其总体特征形成印象的过程。印象形成效应包括社会刻板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等。

  选项A,社会刻板效应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选项B,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对别人做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或光环)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有时也称为月晕效应或光环效应。也就是“一好百好”、“一坏百坏”的现象。

  选项C,首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

  选项D,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根据题干,因为老师第一堂课没有讲好,就认为该老师以后也讲不好,即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属于首因效应。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材料:一个七八岁的儿童,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逢堵车或有人超车时,爸爸总是口出不逊张嘴就骂,不是骂警察就是骂别的司机,一天妈妈放学接他,正见他站在校门口对另一个同学口吐狂言:“小子!你他妈的等着,明天老子收拾你,小兔崽子,敢惹你大爷我!”妈妈吃惊小小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影响学生品德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10.【参考答案】解析:

  影响学生品德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外部因素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等,内部因素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等。

  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儿童品德的因素主要是家庭教养方式,由于受到爸爸不良行为的影响,儿童对家长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影响了良好品德的形成。

  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同伴(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对于该儿童的教育尤其需要注意与家长沟通,正确与家长的配合,给儿童树立良好榜样。

  以上就是2022年江苏教师资格证笔试试题11.14期的全部内容了,考生如果对这篇文章有相关疑惑,可以点击【人工服务】咨询老师解答相关疑问。

江苏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备考指导 立即定制专属备考方案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