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苏教师资格网! 本站为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民间交流网站,教师资格证信息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或当地教育局所示为准!
在线咨询
公众号
交流群
考生交流
合作联系
在线做题
短信提醒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获取验证码

特别提醒:

1.提醒为短信模式,请填写本人正确的手机号码

2.确认预约后,会有专门的客服确认您预约的项 目,请保持通讯畅通

3.如有任何问题,请致电客服热线:
0512-6731163 或点击网站首页的在线咨询

江苏教师招聘语文学科散文阅读备考建议

时间:
2018-09-05 14:00:50
作者:
胡老师
阅读:
来源:
江苏教师资格证

  【导读】很多人都说语文学科有啥需要备考的?从小学语文,还怕这个?小编作为过来人告诉你们,语文学科的真的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散文的阅读理解在现代文阅读里算是比较难的,小编整理了一个关于散文阅读备考的方法,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1.基础知识

  (1)文体

  ①记叙性散文(叙述、抒情)

  ②状物性散文(描写、议论、抒情)

  ③议论性散文(议论)

  (2)特点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一般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立意的角度而言的,就是要求立意高远,主题集中。

  2.阅读步骤及技巧

  (1)读标题、副标题

  有些文章的标题即文章主旨,即使没有点明主旨,标题也往往与中心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是阅读的最佳切入点。如《藤野先生》,其题目里指出的“藤野先生”是文章的写作对象。

  (2)读注释

  注释一般涉及的内容包括:指明出处、注音释义,提示写作背景,表明人物关系,揭示主要内容等。虽不会都涉及,但有时对理解文章、解答问题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初读文章,把握中心思想

  初读文章,解决以下问题:

  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线索结构是怎样的?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带着上述问题阅读,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画重要信息,提高阅读质量及效率。一般来说圈画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上,抓住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语句,抓住每段能概括段意的语句。

  表达方式上,关注议论性的语句,关注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

  结构上,关注引起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句子,关注前后呼应或承上启下的语句,关注含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关注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

  修辞上,要关注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4)读问题,再回文本

  认真审题,明确各个题干的要求及核心内容,带着问题回归文本,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圈定文章中对应的答题区域。

  3.作用类试题答题思路总结

  【1】标题的作用

  【答题思路】(1)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线索作用;(3)突出叙述的对象(人或物);(4)点明主题、承载作者情感;(5)技巧(主要是修辞手法及效果)。

  【2】行文段落类作用

  【答题思路】(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段落作用常用术语:

  ①首段:开篇点题;开门见山;总领下文;统摄全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前后照应;揭示主题。

  ②中间段:总结上文;总领下文;承上启下;埋下伏笔;铺垫;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③末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睛;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隽永;寄托作者感情或者抒发感慨;言尽而意无穷。

  【答题模式】

  (1)首段:本段写了……,运用了……(手法、特色等),为下文写……做铺垫。

  (2)中间段:结构上起到……的作用,由上文……(具体内容),写到下文……(具体内容)。是否加详略结合,充实内容等词语要视具体题目而定。

  (3)末尾段: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或深化中心、卒章显志或呼应开头,深化或强化作者情感或本文主旨。是否加委婉、含蓄隽永等词语要视具体题目而定。

  以上就是关于江苏教师招聘语文学科散文阅读备考建议的全部内容,考生如果想获得更多关于江苏教师资格证相关资讯,如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面试时间以及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江苏教师资格网。更多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关注江苏教师资格网(www.jsjszgz.com)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苏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备考指导 立即定制专属备考方案

OR